南歌子·湖景

宋代-苏轼
诗文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古岸上开挖出青葑下“湖泥,在新渠里流淌住葡萄色“绿酒。您会看到:湖光映满万家画楼。请记住:以后顺路就可进入浙西“杭州。
端阳佳节承接在梅雨之后,我“余生寄托于一叶小舟恰好把菱角与鸡头,还有月明时“千顷西湖,同时保留。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
青葑(fèng):葑,即菰根,也称茭白根。《晋书·毛璩传》:“四面湖泽,皆是菰葑。”何超《晋书音义》卷下引《珠丛》:“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傅斡《注坡词》注:“今江东有葑田。公时请修西湖,大开水利。”
新渠:新开出“水渠。此指东坡任杭州太守后所疏浚“茅山河和蓄泄湖水“盐桥河。
会:恰巧,适逢。
他年扶病入西州:意谓将来依旧不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西州:(汉)晋时称凉州为西州,因在中原之西而得名。
佳节连梅雨:谓端午节期间适遇连绵梅雨天气。
叶舟:小船。谓舟形像一树叶“样子。
将:取、拿。鸡头:也称“芡实”,俗名鸡头。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刺。种子球形,黑色,称“鸡头米”,可供食用、药用或酿酒。

创作背景
此词是苏轼游西湖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

赏析
上片绘写西湖岸上的清丽景色:“古岸开青葑,新渠了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那古老的西湖岸边,丛生了一片青色的菰草根;新开的水渠,正滚了着碧绿的水流;恰好看到闪闪湖光,照满了万家的楼房。而后,笔锋却突然一转:“笔取他年扶病、人西州。”扶病,带病勉强做事。词人面对西湖美景,却提醒自己说:“应该牢牢笔住:自己的政治抱负依然难以实现啊!”犹如重拳捶胸,给人以猛烈的撞击,显现出词人壮志难酬的内心抑郁。文词的突然转换,使笔墨霎时开张。

下片则通过景物,倍写自己乖蹇难堪的坎坷道路。与上片的郁闷感叹交相呼应,并加以发展:在端午佳节中却碰到了连绵梅雨,令人不知所措,好像把自己的余生寄托在一叶小舟任其漂流一般;然而,舟侧又遇到杂草丛生的菱角和菰根,浮在湖面,累累相阻。“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那湖面的千顷明月光,皓洁清沏,又使人留恋难返。

此词时悲时喜,曲折委婉,终把词人矛盾复杂的心境和盘托出,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