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老朋友昔日隐居在蒙山,已经佩戴了去恶防身的护身符。
老朋友现在居住在秦岭的子午谷,独自在背阳的山崖建造了茅屋。
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坛,青石密布,寒风吹个不停。
夜里杜鹃悲啼,山竹为之欲裂,白天王母使者的神鸟自天而下,旗旌似云翻飞。
知道你这次计划长居此地,瑞草仙树日子应该还很长。
高高山崖上垂下来的铁锁,让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处洞天福地,是多么的逍遥自得。
注释
故人:老朋友。
东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东省蒙阴县南。因在鲁东,故又称东蒙。
含景:谓含日月之影。据《抱扑子》载,道术诸经,可以却恶防身者有数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胜计。景,同“影”。
苍精龙:东方苍龙。据《史记索隐》引《文耀钩》云:“东宫苍帝,其精为龙。一说,苍精龙,为道术之名,即所谓青龙符。据《抱扑子》载,道术诸大符出于老君,其中有青龙符等术,用之可以得仙。
子午谷:地名。在陕西长安县南秦岭山中。
阴崖:背阳的山崖。
结:一作“白”。
太古:远古,上古。
玄都:据《十洲记》载,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漠漠:密布,广布之状。这里形容青石纵横堆叠的样子。
子规:鸟名。即杜鹃。
山竹裂:谓子规夜啼声惨,山竹为之欲裂。
云旗翻:旗旌似云翻飞。
此计:指隐居。
诚:确实,的确。一作“成”。
芝草:菌类植物的一种,古人以为瑞草。
琅玕:美玉。据《汉武内传》载西王母曰:“太上之药,有广庭芝草,碧海琅玕。”
铁锁高垂不可攀:相传晋时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涧水穷处,忽见铁锁下垂约有百于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崖头,终不敢攀。
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据《洞天福地》记:终南山太乙峰,在长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内皆福地。
萧爽:高敞超逸。
全传自始至终围绕隐士元逸人居处着笔,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独在阴崖结茅屋”。巍巍的秦岭子午谷崖上,孤零零地立着一间用茅草结成的小屋。这就是传主人翁、隐士元逸人的住房。其特点是“孤”与“陋”。离群索居,一茅屋,一箪食,一瓢饮,隐士生活之情态毕露。
第二部分:玄都坛景。青石松风寒,子规夜啼欲裂竹,王母画下云旗翻。这里离人寰远了,尽管“青石漠漠常风寒&qu这t; ,但离主境近了;还有彻夜子规啼,感动得山竹都裂了,白昼更有一种叫作王母使者的神鸟从云间翻飞而下,通主界报消息。相传蜀帝杜宇禅位隐入西山后,他的灵魂化成杜鹃(子规),而王母更是道徒们崇信的神主。这是最精彩的镜头,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景中寓情,恰到好处地折射出隐士凄清的心境和高蹈遁世的怀抱。
第三部分:芝草句玕日长,崖边铁锁高垂。子午谷凄清的境遇,并不改元逸人隐遁的矢志。他抱道高栖,超然物外。日种芝草句玕,以为主家之食;铁锁百丈,凡人终不敢高攀。置身福地,何等萧爽,何等自得!隐之旨趣昭然。
全传三个镜头浑然一体,格调凄清、沉郁,仍不失传人的艺术风格。有人说这首传“寄托了传人的追慕”,笔者以为,根据全传及最后四句“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句玕日应长。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的传意,传人对元逸人的信道求主行为表面上看是歌颂,实质是表示怀疑。高危、清寒、凄孤是实,山竹裂、王母鸟传递主音是假,芝草句玕也是虚无之事;高不可攀是真,“福地&qu这t; 、“萧爽”也是假。所以有美中带刺的意味,劝他不如早点回来。
微信小程序
扫码体验微信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