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唐州杨八归厚[唐代] 刘禹锡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饶旦夕吹。浅草遥迎鹔鹴马,
春风乱飐辟邪旗。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声名众所知。
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

秋江晚泊[唐代] 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相和歌辞。阿娇怨[唐代] 刘禹锡

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屋扫庭花。
须臾宫女传来信,云幸平阳公主家。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唐代] 刘禹锡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唐代] 刘禹锡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渤海归人将集去,
梨园弟子请词来。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
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唐代] 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酬国子崔博士立之见寄[唐代] 刘禹锡

健笔高科早绝伦,后来无不揖芳尘。遍看今日乘轩客,
多是昔年呈卷人。胄子执经瞻讲坐,郎官共食接华茵。
烦君远寄相思曲,慰问天南一逐臣。

杂曲歌辞 其六 杨柳枝[唐代]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杂歌谣辞·步虚词[唐代] 刘禹锡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华表千年鹤一归,凝丹为顶雪为衣。
星星仙语人听尽,却向五云翻翅飞。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唐代] 刘禹锡

稽山自与岐山别,何事连年鸑鷟飞。百辟商量旧相入,
九天祗候老臣归。平湖晚泛窥清镜,高阁晨开扫翠微。
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唐代] 刘禹锡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
尘息长道白,林清宿烟收。回首云深处,永怀乡旧游。

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兼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唐代] 刘禹锡

九天雨露传青诏,八舍郎官换绿衣。初佩银鱼随仗入,
宜乘白马退朝归。雕盘贺喜开瑶席,彩笔题诗出锁闱。
闻道水曹偏得意,霞朝雾夕有光辉。

忆江南·春去也[唐代]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唐代] 刘禹锡

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
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
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

潇湘神·斑竹枝[唐代]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台城[唐代]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汉寿城春望[唐代]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 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视刀环歌[唐代] 刘禹锡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竹枝词九首·其九[唐代] 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