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宾旸归[元代] 方回

鲁翁秀山归,虚翁钱塘留。
虚翁秀山来,鲁翁钱塘游。
中秋前三日,西东各登舟。
及至中秋夕,两翁空相求。
是夕亦无月,欲饮无朋俦。
重九谓胥会,独醉南山秋。
风雨更旬余,掩关空室幽。
忽闻落叶响,野屦穿林陬。
惊视乃鲁翁,虚翁失百忧。
急呼一斗酒,果茹与儿谋。
俗态定难诘,时事勿浪筹。
默酌无一语,世人知此不。

题戚子云五云山图[元代] 方回

不浓不淡烟中树,如有如无雨外山。
尺素展看空想像,何由身著画图间。

杨花[元代] 方回

燕忙莺懒听芳词,忆醉西湖画舫时。
山墅不知春早晚,隔墙数点堕书帷。

上元立春[元代] 方回

华灯彩胜两逢迎,美景良辰未易并。
花信风初回肃杀,柳梢月岂异承平。
神鳌观阙山何在,旅雁汀洲水复生。
可待紫姑问休咎,买牛西崦课儿耕。

题布袋和尚丰干禅师寒山拾得画卷[元代] 方回

今有二异僧,一虎随之入城市,
一曳布袋引群小儿,民间不鼎沸喧哄乎。
以人情观之,书本相传如此,
既未亲见,不可信也。
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实有其人,
有其事,有其诗数十百篇。
如秦楼有美女,杂佩何珊珊;鹦鹉花间养,
琵琶月下禅;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未必常如此,
芙蓉不耐寒。诗律精妙,
尾句有开有阖。朱文公深赏之,
愚亦赏之,故作如是题。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元代] 方回

拟撩社瓮共治聋,难向春泥觅雁踪。
每叹寄书多不达,孰知行役巧相逢。
道衣染褐惊新制,醉鼻添皻失老容。
尽日携儿往何处,归途灯暗夜鸣钟。

读素问十六首[元代] 方回

煌煌金兰室,历历玉版文。
伏羲之所为,传逮轩辕君。
妙测天人际,岂徒针药云。
予实有左癖,此岂非三坟。

上元立春[元代] 方回

华灯綵胜两逢迎,美景良辰未易并。花信风初回肃杀,柳梢月岂异承平。

神鳌观阙山何在,旅雁汀洲水复生。可待紫姑问休咎,买牛西崦课儿耕。

五月二夜闻雨大□□日至杭[元代] 方回

□凉唤起酒醒人,听雨更阑得句新。
儿子远来作生□,□□□十六年身。

六月初七日雨始止初八日始晴[元代] 方回

昨夕星初见,兹晨雾亦披。
徯闻平贼报,先赋喜晴诗。
□□犹如旧,新蝉未觉迟。
皇天已悔祸,小丑复奚为。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 其二[元代] 方回

城头霜树回春色,楼下冰河动水纹。联步即堪同拾翠,分携犹记欲书云。

祝摩肤发终须尽,质粥书衣尚可醺。彼我相㰞两难判,未知百世果谁闻。

[元代] 方回

灯前閒覆孟坚书,瞬息炎刘四百余。
五聚井星才属尔,一抔陵土竟何如。
早夸发纵轻烹狗,终藉吞舟失漏鱼。
若使高皇为晋献,可须莽卓始丘墟。

读素问十六首[元代] 方回

素问虽医书,读之患不精。
大可用人国,小亦可用兵。
行所胜不胜,逆从决死生。
勿待阴阳间,关格不相营。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元代] 方回

妙年刚谓世无愁,汗漫猖狂万里游。
梦里讲经天竺国,醉中横笛岳阳楼。
散花女已无踪矣,老树精今尚在不。
咋舌噬脐更摇手,颜瓢曾瑟外何求。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宋代] 方回

石梁石柱石为碑,山拔泉飞石可移。

两玉堂仙一髠叟,自应名字万年垂。

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元代] 方回

汉代哀牢种,泸南大渡河。
其郡居善阐,有水号牂牁。
丞相祠诸葛,将军畏伏波。
石扶碑故在,铜作柱难磨。
古但羁縻耳,今如震慑何。
一戎平六诏,万旅削三峨。
跣足遑机弩,毡头敢荷戈。
鬼王牵骏驵,泯国效文螺。
梵供花优钵,经传叶贝多。
异香燃笃耨,硕果噉波罗。
碧钿悬珠珥,银钩摘象驮。
深秋如夏热,穷腊亦春和。
雾毒飞鸢堕,风腥巨蟒过。
已还生定远,犹类病维摩。
宦思轻髦梗,閒心愿涧阿。
此乡非瘴土,何幸小婆娑。

夜思[元代] 方回

读书不见理,作诗欲求名。
定非百世士,苟且诳此生。
蹇予脱万死,老气空峥嵘。
莫年识见进,深夜精神清。
一灯何可暗,鼠辈将肆行。
不惜三披衣,续膏挑复明。

赠送鹤田李元晖[元代] 方回

一别九寒暑,乾坤事事新。
老身余长物,故友尽穷人。
汩汩犹群盗,时时有战尘。
少陵诗眼在,试觅曲江春。

初夏六首[元代] 方回

霹雳疑天裂,滂沱剧海翻。
势来能许怒,事过了无痕。
朱已泥樱核,青还茁菲根。
晚晴听人说,溪涨近城门。

读素问十六首[元代] 方回

用针取工巧,用药称圣神。
伯高不尽言,极艺未易臻。
针法今鲜传,甚于药杀人。
与落庸医手,寡欲全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