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复大宣城学录[元代] 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
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
十载凤池科尚在,已应一举首登龙。
方氏来南汉闰时,烝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送福州谢学正无疑归南剑州[元代] 方回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上水过衢信,暗淡溪却顺。

次韵齐君见过[元代] 方回

从容谈笑猎文场,焉用椎锋更挽强。
政使成功能裂土,未如闻道许登堂。
勇捐将印机心息,深隐书帷古味长。
我亦暮年懒干禄,肯来同醉简编香。

十月三日秀亭二首[宋代] 方回

乱峰古垒一荒台,自笑衰翁去复来。

石怪更宜添薜荔,树枯犹许寄莓苔。

四天无壁供诗眼,万古皆空付酒杯。

惆怅远惭羊叔子,秋阴欲暮角声哀。

十四日至节[元代] 方回

钱塘多少富豪家,酒肉如山赏物华。
野老入城□□□,□萝卜菜腊梅花。

送程侍御二首[元代] 方回

乘传来江表,观风遍斗南。
年丰仍物贵,民瘠为官贪。
浩浩良难测,元元恐弗堪。
二星奏天陛,勿谓此常谈。

半山[元代] 方回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为崇,玉斧封疆半已休。
绍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狞欲谁尤。
儿时曾读前朝史,几夜寒灯见泪流。

寄刘伯宜南昌[元代] 方回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小园[宋代] 方回

累土为台就浚池,小园聊尔寄娱嬉。

栽花谁觉似贫户,煮菜自量无厌时。

月下秋声长不寐,水中树影最宜诗。

客来客去频欢喜,只为能饶一着棋。

送程侍御二首[元代] 方回

大门贤步父,共载曲江春。
谈笑今如梦,东南有此人。
竹林犹小阮,莲社已遗民。
老死看公等,烟霄要路津。

喜寓轩张梦符侍郎下访[元代] 方回

事业更篇章,从来例姓张。
茂先同晋轨,子寿振唐纲。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扬。
神剑干将出,高冠獬豸昂。
褰帷初鄂渚,杖斧复钱塘。
士类星杓仰,文声电泽滂。
四愁肩慷慨,七命敌铿锵。
暖酹梅边冢,春遨柳下航。
留题存感慨,属和笑奔忙。
羸劣惭形秽,含弘赖疾藏。
一离湖曲路,五换岁干阳。
诵句思诗伯,除官说侍郎。
班联参冢宰,铨部佐文昌。
北壤蠙蛛割,南邦翠荡翔。
雪寻浮玉渡,月认涌金墙。
不鄙侨栖陋,来同雅话长。
有书兼笔砚,无酒但茶汤。
衰谢时维迈,羁穷气尚刚。
斯人一青顾,怀古视穹苍。

赠刊印朱才俊[元代] 方回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自言少小嗜此艺,意俗径上阳冰堂。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偶亦夜坐用前韵[元代] 方回

林禽畏冷暮争归,水上荒城早阖扉。
敲月会棋迎皂衲,斧冰供茗唤青衣。
齕萁老马廏中响,瞰烛痴蛾窗外飞。
忽报楼头禁钟动,平生乐事叹今稀。

暑中閒咏六首[宋代] 方回

解辔去秋杪,墙垣翳藋蒿。

荷锄今夏半,篱落熟瓜桃。

道左门常掩,兵余井未淘。

向来手亲种,唯喜一桐高。

呈阎子静廉访翰学二首[元代] 方回

先生谁解与传神,写向吾诗似亦亲。
文字老坡真学士,丰姿太白谪仙人。
明庭瑞彩陈圭璧,治世奇祥出凤麟。
一道澄清非所凂,湖山暂此岸纶巾。

送程侍御 其二[元代] 方回

大门贤叔父,共载曲江春。谈笑今如梦,东南有此人。

竹林犹小阮,莲社已遗民。老死看公等,烟霄要路津。

读素问十六首[元代] 方回

病人有谷气,面黄无不瘳。
黄不欲太明,如缟裹栝楼。
相工摭绪余,喜色占眉头。
得非许负术,亦从岐伯求。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元代] 方回

山城酒薄客愁浓,卧厌秋霖万事慵。
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

独游塘头五首[元代] 方回

雊雉古原侧,归牛荒潦滨。
炊烟已昏野,花气更留人。
剩欲培幽筑,端容买近邻。
向来惟有梦,今此岂非真。

赠高相士二首[元代] 方回

贩商公事名才吏,钞掠平人号战多。
相貌奇厖心惨刻,天生此辈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