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李氏临溪亭[元代] 陈旅

结屋负南郭,清溪流屋前。端居尘事少,水木自幽妍。

涤砚弄寒泚,鸣琴写潺湲。沙鸟时近人,汀云相往还。

烹鲜芼溪毛,留客坐前轩。逝川道体著,观物悟微言。

题秋山图[元代] 陈旅

之子托冲隐,秋山楼观深。矧兹及霜晨,遐瞩沈氛阴。

翠巘含白云,丹枫映青林。灵溪鸣石溜,野屋负层岑。

趋喧事多违,即旷恒惬心。何哉芳月宴,而我阻幽寻。

送郑子经游霞城[元代] 陈旅

子经与我真弟兄,海风十二吹青苹。桐花影里忽相见,美人为奏青楼笙。

酒酣气盛欲飞起,谓可戾契图功名。楼前雪恶雁欲堕,宝鞭笑指丹霞城。

人生聚散亦何有,岁月与子相峥嵘。金台有约不可爽,春船拟破滹沱冰。

郊居[元代] 陈旅

郊居息尘事,日夕望青山。青山秋气多,白云出其间。

露渚野芳集,枫林江色寒。夷犹感流序,况乃旷幽攀。

西山诗[元代] 陈旅

蓐食出西郭,初日明远川。联镳走山麓,山树尽含烟。

紫石拥驰道,绿水侵弄田。高人湖上来,邂逅野涧边。

茂柳垂密幄,层莎布柔毡。回风飒幽爽,有鸟声清圆。

采荷荐珍胏,洗盏行芳泉。芙蓉濯新雨,迥立方婵娟。

晤言摅素抱,逸思慕遐骞。窈窕绀园夕,珠林映璇渊。

黄金作台殿,缥缈集诸天。顾惭凡躅污,亟去不敢邅。

适意无先期,重寻有中悁。华月忽易改,赏心与时迁。

晨兴望云物,皓雪满层巅。

湖亭午宴与旷伯逵欧阳铭萧曙联句三十韵[元代] 刘崧

林馆众绿净,微风濯烦歊。眷言集群彦,清宴永崇朝。

礼尚匏樽俭,欢逾锦瑟调。初筵陈旅语,雅韵接仙韶。

磊落高怀泻,疏狂逸兴飘。炙鲜香溢鼎,注玉色翻瓢。

斟酌烦童竖,歌呼狎友僚。杨梅红欲滴,山韭翠初挑。

坐倦轻絺解,吟酣小扇摇。云窗尘不到,雪椀暑全消。

憩渚仙禽迥,穿檐海燕娇。飞飞浑不定,矫矫讵能招。

慈竹秋阴近,宫槐暮色遥。居便人事简,贫爱客情饶。

闭户仍投辖,携壶更解貂。习池宁足恋,谢墅故难邀。

自抚便便腹,谁呼袅袅腰。青云期放旷,白发任飘萧。

楚也泥途迹,铭乎玉雪标。那能终隐逸,端可上云霄。

萍梗嗟良会,蓬蒿托圣朝。赤心元皎洁,丹禁自岧峣。

伏剑青蒲切,趋班玉笋超。鸡鸣天阙道,龙跃海门潮。

结驷陪官署,联镳出使轺。北游尚尘土,幽事且渔樵。

胜会宁辞数,狂歌故不骄。杯行须泛泛,瓶罄莫寥寥。

苏圃连花坞,徐亭带柳桥。它年留雅韵,应得继风谣。

程氏竹雨山房[元代] 陈旅

江南春尽雨涔涔,绕舍筼筜含积阴。园曲疏泉石苔滑,篱根系船溪涨深。

山寒翡翠巢密叶,日暮鹧鸪啼远林。此时世虑淡于水,联床灯火百年心。

友人记余少作因录之[元代] 陈旅

溪村积水生寒烟,书庐睡起清明天。隔溪莫哭人饭鬼,塍间烧钱野风起。

酒旗山前雨疏疏,来禽花低飞鹧鸪。荒坟累累出新草,草长如人人又老。

东门大道青杨间,可怜车马无时閒。

申屠子迪为山南宪掾白部使者毁夷陵曹操庙[元代] 陈旅

黄牛峡口滩声急,楚女传芭水庙秋。此地殷勤祠魏武,何人辛苦得荆州。

莫令故国无遗祀,不见中郎尽发丘。千载有人伸大义,高风全似故安侯。

艾氏心远楼[元代] 陈旅

闻子临川上,高楼万里并。兴来时独立,心与目俱行。

野夕归鸿小,溪晴落木明。登临何日共,作赋写平生。

吴王纳凉图[元代] 陈旅

吴王台榭满汀洲,湖上风来暑雨收。坐拥红妆可娱老,市无赤米不教愁。

采莲舟载烟岑晚,响屧廊通水殿幽。岁暮甬东宁有此,夜凉歌舞莫令休。

秋山行客图[元代] 陈旅

雨馀空翠晓濛濛,有客骑驴落木中。满目好山行不尽,溪猿啼断石楠风。

送张真人代祠武当龙虎两山追赋[元代] 陈旅

桂馆祠官持羽节,名山两地蹑丹梯。共誇曼倩来金马,大胜王褒祀碧鸡。

杵涧暝痕消雨石,杼岩秋影动星溪。蕙肴椒醑登瑶席,定有神光起畤畦。

题泛舟图[元代] 陈旅

江云生白石,水木澹幽姿。双松出丛薄,翠色集遥枝。

落日明极浦,楚岫正参差。美人鼓兰枻,岁晏将何之。

次韵本元上人相别[元代] 陈旅

君向雷峰塔边住,诗成总在倚阑时。苏堤残柳凝烟小,葛坞閒云度水迟。

衲子定回花绕屋,故人别后草生墀。相知不似相忘好,谁说庄周与惠施。

为张壶洲赋壶洲[元代] 陈旅

握日台高雨气收,扶桑凉影动瀛洲。珠林错落三华露,宝稼离罗五色秋。

邻曲夜机鲛有室,空中烟市蜃为楼。颇闻云锦张高士,曾与壶公汗漫游。

张书巢画图[元代] 陈旅

万里青城叟,归寻江上山。瀑喧春雨过,汀暗暮云还。

驻马白沙曲,怀人绿树间。蓟门有巢父,幽兴最相关。

题张氏风竹图[元代] 陈旅

湘江风捲白头波,北渚云深帝子过。欲采琼芳渡江去,翠衫轻薄晓寒多。

上元夫人[元代] 杨维桢

仙人在世间,招之还可来。
何用三韩外,楼船言蓬莱。
飒然精爽合,偕入东华台。
怖我以蛇虎,令我心死灰。
叔卿忽见鄙,瑶池仍复回。
已遣滈池璧,尚献新垣杯。
金棺不炼骨,空令后人猜。
君不见易招天上三天母,难脱人间五性胎。

唐太宗遣御史萧翼赚禊帖图[元代] 张昱

君臣诡遇一呆僧,禊帖虽来事可惩。谁料万年归葬后,却将茧纸累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