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征江倅朱克正赴京师[明代] 程本立

骑马出城官路长,滇池风雪正茫茫。北来地气符王化,南下天兵克鬼方。

土鼓污樽皆礼乐,毡裘椎髻已冠裳。重来莫道边庭远,父老思君意不忘。

孙氏丛桂堂[明代] 吴与弼

莫说当年窦十郎,君家丛桂互流芳。灵台更有天然妙,不待秋风也自香。

题竹赠王澄渊归[明代] 杨士奇

握手临分思不禁,都门十日雨涔涔。荒州远邑存遗爱,蜀岭黔江见越吟。

万里客途堪白首,三朝臣节只丹心。清风潇洒安成郭,未许投閒坐竹林。

题梅赠王澄渊贰守 其一[明代] 杨士奇

分手都门岁月赊,思君夜夜梦梅花。贞姿一段清于雪,不让西湖处士家。

题吴道延书屋[明代] 郑真

锦轴牙签插架高,座中上客尽英髦。双钩妙诀频临晋,五字新篇祇和陶。

辟蠹春来教汗竹,聚萤夜半代焚膏。劝君好富三余学,鼓勇词场战必鏖。

以铁冠寿徐子仁[明代] 顾璘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

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澜。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

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三 丛桂夜读[明代] 张天赋

桂影婆娑散九垓,丁当钟鼓转楼台。书声透入周公梦,似领周公教诲来。

送王泸渊改训导上杭[明代] 杨士奇

寥落新安邑,横经已十年。朝盘餐有粟,夜榻坐无毡。

济济来衿佩,洋洋听诵弦。学规兼体用,祀礼备精虔。

东鲁文衡撤,南闽教铎迁。肯辞行道远,自喜过家便。

天霁云横岳,潮平雨溢川。别离将万里,书问若为传。

人日承李贾二县侯下顾[明代] 吴与弼

湖海归来百虑轻,梅花仍结岁寒盟。联翩更辱贤侯趾,锦绣重增白屋荣。

送刘君熙载尹临武[明代] 符锡

旅寓逢明府,相过不厌频。贵游终爱博,乡里任情真。

骑发燕台暮,律回湘水春。衡阳有书札,屈指雁归晨。

怀姚太守熙载[明代] 陈履

仙郎早岁握灵蛇,文藻翩翩散彩霞。五马忽看乘晓月,一尊仍喜对秋花。

征帆汉水天河远,归路枫林日驭斜。世事悠悠君莫讶,乘风吾欲问胡麻。

吴门别舅氏林斗江长道州教[明代] 庞嵩

廿年学易依樵麓,万里携书向楚州。鹢首正乘江水便,江亭犹为舅甥留。

图书定向圈中得,彖象遥应画外求。披拂满庭春草绿,可无吟弄继前修。

胡原节升大理乡复巡视浙江索诗赋四绝句 其四[明代] 杨士奇

行李萧萧去住轻,霜台柏府旧驰声。须教一道吴江月,照见中流彻底清。

梁甫吟 送郑希道入京[明代] 刘基

老翁生长平原里,但见平原路如砥。谓言路平无崄巇,车轮不摧马如飞。

今日驱车上梁甫,回头却忆平原路。梁甫吟,愁我心。

题四皓子期子猷太白四图 其一[明代] 杨士奇

万叠青山外,林居頫涧滨。翛然四老者,知是茹芝人。

题四皓子期子猷太白四图 其四[明代] 杨士奇

灵岳乾坤秀,飞泉河汉垂。超然山水兴,身在白云涯。

题四皓子期子猷太白四图 其三[明代] 杨士奇

冻合千山雪,荒村愁未眠。谁知乘兴者,夜棹剡溪船。

谢公墩同周文美张子明九日作[明代] 佘翔

九日登高菊未花,衔杯共倚白云斜。豪华六代俱销歇,依旧青山属谢家。

东梅八景为刑部郎中郭鼎贞题 其二 九峰叠翠[明代] 金幼孜

叠嶂回峦复几重,千岩万壑翠连空。遥兼积霭林光润,近染晴云树色浓。

深涧鸟啼迷晚黛,苍崖人语度冥濛。忆从蚤岁同登览,曾上凌霄第一峰。

济美堂为郭郎中鼎贞题[明代] 金幼孜

故家世系出汾阳,数百年来倍有光。门外青山馀黛色,屋边乔木老风霜。

传家自信诗书美,启后方知庆泽长。回首东梅溪上路,至今簪笏照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