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红白梅盛开戏题[明代] 李贽

始知春意属闲身,红白相将入望频。才到开时君又去,看花不是种花人。

同周子观洞龙梅[明代] 李贽

一枝斜倚古垣东,白首逢君出洞龙。莫怪花神争笑语,周郎昨夜此山中。

喜杨凤里到摄山 其一[明代] 李贽

十年相守似兄弟,一别三年如隔世。今日还从江上来,孤云野鹤在山寺。

却寄 其四[明代] 李贽

声声唤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动尘。欲见观音今汝是,莲花原属似花人。

古道通三晋[明代] 李贽

黄河远缀白云间,我欲上天天不难。三晋谁云通古道,人今惟见太行山。

九日同袁中夫看菊寄谢主人[明代] 李贽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太白楼 其二[明代] 李贽

天宝年间事已非,先生不醉将安归。当时豪气三千丈,倾国名花赠玉妃。

太白楼 其一[明代] 李贽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士龙携二孙同弱侯过余解粽 其一[明代] 李贽

解粽正思端午,怀沙莫问汨罗。且喜六龙下食,因知二妙堪多。

云中僧舍芍药 其一[明代] 李贽

芍药庭开两朵,经僧阁里千声。木鱼暂且停手,风送花香有情。

十八罗汉漂海偈[明代] 李贽

十八罗汉漂海,第一胖汉利害。失脚踏倒须弥,抛散酒肉布袋。

犹然嗔怪同行,要吃诸人四大。咄,天无底地无盖,好个极乐世界。

西汀临汎呈印泉舅氏二首 其二[明代] 于慎行

西汀怀旧隐,秋杪片帆来。落照樽前树,寒烟水上台。

舟移明镜转,云尽画屏开。笑语淹吾舅,浮槎夜未回。

泰山天门禅堂逢傅柱史金沙赠别[明代] 于慎行

含桃花欲落,山下遇君时。雨过空王殿,天晴岳帝祠。

相看芳杜色,各有白云期。不似风尘路,偬偬叹别离。

从军行 其五[明代] 罗颀

冒暑行山阿,日赫草木焦。溪兽苦炎热,独行向我号。

南望建岭巅,嵬嵬一何高。暖炽白日融,冈阜自不毛。

持谢邦族间,远役无乃劳。

丑奴儿 其一 咏阁前芍药[明代] 陆深

红芍开向丝纶阁,袅袅停停。人比花清。倚槛挥毫九制成。

不枉芳名呼近侍,绕殿流莺。槐蚁初醒。傍砌频经敕使行。

送曹都御史赴丼州[明代] 杨士奇

绣衣骢马引双旌,手捧纶章出帝城。满路桃花飞乳燕,夹堤杨柳带流莺。

关西旧识霜威肃,塞上今传氛祲清。昭代有才当显用,会看竹简记勋名。

送曹都御史[明代] 杨士奇

宠命膺边寄,天书焕紫泥。九秋辞阙下,万里度关西。

著豸金横带,乘骢玉作蹄。归朝奏成绩,光宠赐鞶犀。

送曹都宪出镇蓟州诸关[明代] 李东阳

居庸东下接榆关,千尺层城万仞山。秋有桑麻生事足,夜无烽火戍楼间。

帐前貔虎知严令,岁晚风霜识壮颜。略试一方经济手,归来重补旧朝班。

春泛晚归[明代] 杨慎

滇海横波摇远天,青峰影在柁楼前。汀蘋袅袅风色起,崖草凄凄春兴连。

渔父濯缨歌鼓枻,姹女当垆工数钱。醉归不嗔无两炬,东塔巳高西月弦。

夜归[明代] 孙承恩

溪风萧萧吹我衣,溪头小舟寅夜归。一声两声山犬吠,八点九点明星稀。

飒飒孤篷忽闻雨,岸上明灯有人语。奚奴敲门暗中立,老仆出来然两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