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书[清代] 乾隆

军书羽速至,谓喜顾生恨。
言志兼纪事,颠末必传信。
先是搴𤞑纛,将谓贼渠遁。
兹因沙雅降⑴,伯克亲详讯。
始知霍集占,来救库车困。
为我兵所截,入城欲伺衅。
合力旋突出,被遮复挫韧。
乃率四百骑,夜出身免慭。
咄哉堪扼腕,选将吾未慎。
失机有如此,是岂疏防仅。
譬鹗自投罗,解放翻成吝。
夷考自军兴,误事率臣荩。
徒怜诸士卒,奋勇冒白刃。
赖天虽有成,决策屡多闷。
自责不知人,遑敢弛国宪

秋云[清代] 乾隆

秋云含雨浑不定,数里之间沾否殊。
昨晚婪热思湔洒,飞点未润肤寸乎。
密阴东望浓霮䨴,了知行潦当前涂。
朝来策马不十里,即遇泥泞艰行车。
仆御跋涉多苦状,晚稼益沃欢农夫。
石槽田者不无向隅叹,昨晚喜行路者来试诸。
乃知人情万态,宁可一例俱。
博施济众,尧舜犹病矧,吾焉有两全图

泛月[清代] 乾隆

襄云向晚间,婪暑依秋退。
望前傍下舂,昂首月已在。
三时岂无月,秋轮实可爱。
入波潋滟光,盈手清凉界。
木兰着缓荡,俯仰欣澄对。
岸蛩有飒音,汀蓼多萧态。
惬赏则不无,长夜夙所戒。
眼瞥隐西山,心共驰回塞

西北风[清代] 乾隆

夜雨绵达旦,踊虑为秋霖。
午风转西北,其声戛石金。
初犹习习吹,渐作萧萧临。
万窍各怒号,同叶夷则音。
无物可以当,何有于密阴。
瞥眼天宇晶,宜旸惬予心。
虽然敢即逸,捧盈惕弥钦

𤞑纛行[清代] 乾隆

小和卓木(其号)霍集占(其名),领兵来援围城严。
先是其兵来赴救,托和鼐(地名)已二千歼。
逃生回者匍匐告,昧死尚敢潜窥觇。
城中知有贼接应,借一出突施戈锬。
绿旗围城腹背敌,屹立不动战方酣。
是时实赖爱隆阿(副都统领队大臣),率千骑至皆奇男(吉林满兵及索伦兵)。
横冲截入乱𤞑阵,斩将获丑如囊探。
狂𤞑难当复大败,东笼案角相藉搀。
驱至鄂根河之侧,溺水毙者如眠蚕。
贼约五千三千死,千馀战士威风添。
霍集占乃抱头窜,搴其大纛铜旗尖。
咳首五色书旗幅,不解其义言詀詀。
驿致既喜复致惜,设执逆首除凶憸。
徂惟求定靖遐壤,止戈和众吾方忺

罨画轩题句[清代] 乾隆

适步读画廊,高轩见罨画。
来凭罨画窗,读画隔岸对。
彼此谁主宾,一例供清会。
景纳春秋佳,格突倪黄𣲖。
想像轩有言,却不劳行迈

和落霍澌行[清代] 乾隆

今春我师剿逆夷,首战实和落霍澌。
斩将搴旗早报捷,酬劳颁赉已有差。
即今生解俘囚至,曰渥赭特宰桑伊。
散秩大臣曾授职,乃敢倡乱如鸮鸱。
面询彼所致败故,咋舌惟叹天夺其。
彼众犹有千馀骑,觇知我寡设计奇。
辎重远行诱我逐,层层伏贼㨿险巇。
官军四百始驰至,少骑示弱山之陲。
我进彼乃蜂涌集,铳炮如雨循环施。
我军曾无一伤者,百灵拥护信有之。
冲锋突入矢齐发,贼乃丧胆纷离披。
鹿埵陇种各逃命,大鞣大膊张军威。
歼彼尸僵近四百,负伤遁者数无訾。
是诚天助额手庆,奋勇要亦资人为。
问率军者其人谁,超勇亲王家声贻⑴

托和鼐行[清代] 乾隆

我师攻围贼库车,临冲茀茀四面罗。
旧降伯克⑴为我用,其名鄂对显秩加(授职散秩大臣)。
备知彼中之形势,悉告将臣防周遮。
托和鼐(地名)通塞里木(地名),贼来援者所必过。
爰遣达克他那(蓝翎侍卫名)了,遂见踪迹详寡多。
以计诱贼贼遂至⑵,请为前导剿贼窠。
发师顺德讷(副都统领队大臣)率往,堂堂之阵谁逆睋。
贼不自量犯两翼,两翼飞驰张鹳鹅。
长箭大炮如雨下,狂𤞑奔乱气消磨。
填沟受杀敢回顾,血流漂杵时无何。
剿贼二千四百馀,伤我十数忠堪嘉。
是为狂𤞑第一战,遂叨天佑威荒遐。
军书曰驰六百里,奏函夜至披衣视。
赐官锡禄酬庸勋,克城更待颁恩旨。
讨逆伐罪非得已,鲸鲵京观岂所喜

藻鉴堂[清代] 乾隆

湖中之屿构以轩,廊围池水澄碧连。
每来辄为小憩延,架插缥帙三千篇。
翻阅首愧虞书论,知人惟帝已其难,吁嗟藻鉴那易言

孔雀开屏[清代] 乾隆

西域职贡昭咸宾(哈密以为岁贡自康熙年间率如是),畜笼常见非奇珍。
珠毛翠角固可爱,孚卵成雏曾罕闻。
数岁前乃育两㲉,鸡伏翼之领哺噣。
淋渗弱质随雌鸡,老雀笼中情反邈。
三年小尾五年大,花下开屏金翠簸。
綷羽映日焕辉辉,圜眼凌风张个个。
低飞嫩筱高屋檐,绣翣双窥玳瑁帘。
招之即来拍之舞,那虑翻翱葱岭尖。
于禽亦识土产好,菁莪棫朴风人藻。
盈廷济济固未能,离文朅览惭怀抱

大暑日作[清代] 乾隆

火伏朱明溽暑湿,暑犹可当湿毒亟。
冰壶广厦不延凉,虽有絺绤汗流汁。
郁燠炎腻酷无比,茅屋怨咨固其理。
斡旋灰琯有权衡,此节过当立秋矣

晚晴落照[清代] 乾隆

夜雨亟优渥,长此虞过多。
谓我近始慰,宁知慰无何。
然正应如是,先忧忘则那。
卓午鱼鳞轻,傍晚为明霞(叶)。
须臾霞更散,远滴西山螺。
蝉声亮高树,鱼戏动新荷。
兰舟候琳池,聊以弄影娥

讨源书屋对雨[清代] 乾隆

昨日慈辇扶赏荷,今朝问安仙苑过。
退即书屋理庶政,密云忽隐西山螺。
殿廷教射有故事,昼长值此几暇多。
更番引见已颁敕,院外早则侍卫罗。
罢之翻廑劳来往,宁趁未雨观如何。
抨弦发羽不数队,须臾飞点倾滂沱。
塞山较猎忆往岁⑴,习武那辞烝涉波。
中(去声)的有赐视各艺,湿衣之赉仍同科⑵。
陡怀三军冒炎潦,不遑他矣攻蓬婆

练影堂[清代] 乾隆

适从山顶望,清泉俯涧底。
兹来堂中坐,飞瀑乃仰视。
高下何定形,惟人执彼此。
谁能不拘墟,将与谈至理

弄珠室得句[清代] 乾隆

灵泉出山根,有源应不涸。
而何偶遇旱,其势亦觉弱。
今来经雨后,鱼眼何纷若。
形吐蚌万千,光翻镜错落。
圆流溉鳞塍,近远农家乐。
是珠大利益,照乘可捐壑

复雨放言(六月初八日)[清代] 乾隆

协纪大雨应时行,昨目间(去声)作今盆倾。
望霈一滴亦艰致,既沾千里无留停。
急点欲飞空转白,沛势少蓄云先青。
小筝大瑟鸣万状,顷刻后湖涨影平。
我问苑卿水足否,报称七寸添昆明。
尚馀尺二待继澍,果满汝愿将恐下隰涝复成。
更悟器小斯易盈,如彼渤海稽天之潦,焉能寸许为之增

西师[清代] 乾隆

西师历四载,王臣久于役。
谁无室家心,而能忘契阔。
始缘趁机动,操刀乃必割。
终以阻远艰,举棋忌屡易。
欲罢又未能,永言志颠末。
皇祖征朔漠,即此厄鲁特。
三番整六师,狼群始窘迫。
策妄退守巢,于以延喙息。
取馘索贼子,惟命无敢逆⑴。
厥后渐滋饶,遂复劫西域⑵。
终康熙年间,盖未止兵革。
皇考阐前猷,思一劳永逸。
两路命大举,帑藏非所惜。
究因时弗辏,胜败互轩轾⑶。
曰予守成训,罢兵事安戢。
稔知贼所恃,其长有二术。
一曰激我怒,劳我众远出。
彼乃邀近功,坐绌我物力。
一曰窥我边,列堠疲戍卒。
戍久心或懈,彼乃逞陵轶。
知然明告彼,以主待其客。
远兵既罢征,远戍亦罢拨。
近边汝或伺,汝远劳竭蹶。
噶尔丹策凌,闻言乃计诎。
得失故晓然,求和使来亟。
来亦弗之拒,厚往示恩泽。
如是终彼身,无事皆宁谧。
其子曰阿占(即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之乳名),暴虐莫可诘。
用是失众心,相延为篡夺。
喇嘛达尔济,戕彼位自袭。
达瓦齐攘之,计盖由撒纳⑷。
绰罗斯汗族,达瓦齐一脉。
阿睦尔撒纳,辉特别枝叶。
时虑众鲜从,以此缀旒设。
终不忘伊犁(伊犁盖四卫拉特会宗之地也),煽乱事狡谲。
达瓦齐弗甘,兵连祸相结。
惟时三策凌⑸,避祸来投阙。
撒纳旋亦归,宠遇厕班列。
熟筹如许众,杂居喀尔喀。
如狼入羊群,几不遭咥啮。
就其力请师,毋宁授之钺⑹。
国家全盛时,出帑储胥挈。
曾弗加赋徭,更未废赈恤。
八旗及索伦,劲旅多英杰。
其心尽忠笃,其技善撇捩。
那如杜甫诗,惨恻新婚别。
乙亥我出师,一矢曾未发。
五月大功成,庶以慰前烈。
而何狼子心,饱扬去飘瞥。
留语啖众狙,倡乱动戈戟。
致我二臣捐,驿路肆唐突⑺。
群言益蜩螗,无怪懦者怯。
欲弃巴里坤,坚志斥其说。
整师重讨叛,所向复无敌。
一二畏首尾,乃致贼兔脱⑻。
申命事穷追,大宛搜三窟。
于诈应以直,残喘命得乞⑼。
宰桑勤王者,见此笑以窃。
遂生轻我心,旋师反又忽⑽。
计赚我和起,奋勇沙场没。
兆惠全师还,则予命往接⑾。
丁丑重问罪,值彼互残杀。
因缘撒纳归,遇我窜仓猝⑿。
富德蹑其后,大宛徕汗血。
称臣许捕寇,寇更逃罗刹⒀。
或曰不必追,或曰不必索。
或曰捐伊犁,筑室谋纷汨。
北荒守和议,冥诛致贼骨。
伊犁倡乱流,大半就擒讫。
初议众建侯,为抚四卫拉。
二十一昂吉,公属抡阀阅⒁。
是予奉天道,好生体造物。
讵知彼孽深,历世不可活。
以其狙诈类,诚如向所画。
每岁费豢养,终亦背恩蔑。
是伤我脂膏,而育彼羽翼。
不如反之速,扫荡今将㓗。
䝟貐肆恶流,三氏沦亡歇⒂。
馀都尔伯特,始终守臣节。
所以至今存,耕牧安职殖。
其廿一宰桑,非诛即病殁。
不善降百殃,此理愈昭晰。
谓祸乃成福,致得每于失。
幸以免众议,孰非鸿佑锡。
设使司事者,惟明更勇决。
万全尽美善,讵有小差跌。
都大承平久,军旅谁经历。
益因警宴安,求全肯过刻。
先是花门类,杂种曰回鹘。
久属准噶尔,供役纳秷秸。
羁縻其和卓⒃,笼络其臣妾。
我师定伊犁,乃得释缧绁。
我将纵之归,抚众许朝谒⒄。
肉骨生死恩,感应久不辍。
报德乃以怨,转面凶谋黠。
我将所遣使,百人遇害剧⒅。
是皆奉上命,守义遭臬兀。
苟不报其雠,何以励忠赤。
厄鲁今荡平,回部馀波蕞。
徒以守坚城,未可一时拔。
贾勇诚昜登,伤众非所悦。
中夜披军书,万里遥筹策。
穷荒信安用,弦上矢难遏。
志因继两朝,变岂防一切。
苍灵赖有成,浮论宁祛惑。
开边竟无已,自问多惭德。
但思文子言,解嘲守弗悖

六月朔日偶然作三首 其三 [清代] 乾隆

朱明日正迟,雨后生凉飔。
广厦那知暑,漏永读书时。
镜古每思艰,契理亦解颐。
薰风长养候,茂对宁不怡。
怡宁抵忧长,翘然念西师

六月朔日偶然作三首 其二 [清代] 乾隆

幸过望雨愁,又临暑雨忧。
谁云此一室,而恒廑九州。
楚吴报插秧,豫齐登麦秋。
以前兆固佳,以后期还悠。
奏书每称慰,知我真慰不

六月朔日偶然作三首 其一 [清代] 乾隆

北至晷渐转,南亩雨亦足。
代谢无停息,寒暑有起伏。
将冷暄必然(冬至前),欲凉炎更毒(夏至后)。
于焉识橐龠,用以谨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