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泉上作[清代] 乾隆

向予拊石栏,遥企云中脉。
今来探乳穴,牝湫注灵泽。
春绘万物昌,月印千秋碧。
得源趣益佳,摛藻聊补昔

咏惠泉[清代] 乾隆

冰洞不可测,发源惠麓东。
精蓝据左侧,德水扬宗风。
凿为方圆池,虽二实相通。
方劣圆者甘,其理殊难穷。
池上漪澜堂,旧迹传坡翁。
境屯心则泰,高风想像中

题惠泉山房[清代] 乾隆

昔来游惠泉,听松试竹垆。
八角石栏干,明汲转辘轳。
茶香涤尘虑,泉脉即此夫。
重临探灵源,乃知别一区。
石梯拾级登,高下置精庐。
潇洒绿琅玕,峭茜青芙蕖。
山茶及水仙,放香妍且都。
西北有空洞,洞前方塘虚。
淙淙出甘源,苓芬石髓腴。
对之坐逾时,笑我前遭徒。
境亦不可穷,奇亦难悉胪。
名泉自千古,岂藉膻芗吾

介如峰①[清代] 乾隆

一峰卓立殊昂藏,恰有古桧森其旁。
视之颇具丈夫气,谁欤号以巾帼行。
设云妙喻方子美,徒观更匪修竹倚。
亭亭戍削则不无,姗姗阎易非所拟。
率与易名曰介如,长言不足因成图。
正言辨物得朅揽,惠麓梁溪永静娱

黄埠墩[清代] 乾隆

洲埠无陆路,四面围清波。
不知迹贻谁,空传天关罗。
却与伞墩近,否则黄城讹。
徒爱结构佳,往来率一过。
舣舟趁晴明,登阁聊延俄。
梁溪溯远练,慧山濯翠螺。
忽忆李青莲,客中此豪哦。
美酒郁金香,玉碗朱颜酡。
沧桑几变更,逸韵终不磨

跋马过常州至舣舟亭进舟遂成是首[清代] 乾隆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
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
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
南来缘观民,讵为赏烟景。
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
玉局强项人,想未必首肯。
山僧不解禅,念佛持清警。
云昔曾执戈,放下屠刀猛(寺僧自云前于陕西勇健营从军)。
乘舻就前途,回望崇情永。
坡留我则往,不系闲云影

花朝放歌[清代] 乾隆

北地花朝花未开,吟诗惟以寄清怀。
南国花朝花已放,漾舟触目饶新赏。
未开盼开趣有馀,已放惜放翻踌躇。
世间万事率如斯,旁观生羡当局迷。
柔红嫩紫尔莫喜,已有纷纷付流水

练湖[清代] 乾隆

曲阿后湖古所闻,波光如练漪沄沄。
中郎品鉴得神韵,光禄摛藻多清芬。
七十二流皆汇此,筑堤之后事纷矣。
济运利田胥赖之,闸䃮修置宁听毁。
停舻试望有所思,岂容易言制复始

游焦山[清代] 乾隆

我昔金焦互量比,曾云在此不在彼。
昨来浮玉凭朱栏,又觉人间鲜并美。
东瞻岛屿藐拳石,蓬莱有无只虚拟。
顺流扬帆忽至之,宛忆前评不差耳。
如来转境故称佛,被境转者众生是。
慧禅寺礼调御夫,焦先祠缅隐逸士。
郁葱树色扶奇峰,倒影尽在江天里。
豚入息风银月澄,龙出听讲黑云起。
到斯雅合诸虑静,我则万几将谁委。
江山不改心亦然,返棹吾将勤政理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再叠苏轼韵[清代] 乾隆

江赴海意虎视眈,自来天堑限北南。
湔氐遥源达溟渤,至此馀十之二三。
方壶员峤谁则到,徒称火枣将冰蚕。
咫尺仙山一帆力,不游可怀日后惭。
石𥱼峭拔潮影退,俯栏可以窥深潭。
便命黄头发青雀,江天春物方清酣。
忽怀玉局曾游目,中江长老谈乡谈(见东坡诗)。
豪吟静悟两寥寂,祗饶松竹笼虚龛。
山蔬可以为清供,岂必烧猪方觉甘。
纸帐困眠明便去,金山留带还嫌贪。
片时揽胜兼望古,幽情畅矣归云堪。
剪波顷刻济北固,岩端更问萧公庵

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清代] 乾隆

册府常披舆地图,西极江源东竟海。
中流银发能许长,氐父乃如黍米在。
获金名易裴头陀,祗园高下临澄波。
自兹胜迹擅吴下,骚人禅客游恒多。
南国重来命巡楫,风恬浪静韶春日。
佳境毕景不能穷,琳宫梵宇层楼赤。
石𥱼万劫埋仙魄(金山前岛世传郭璞墓),髯翁吟际髯应黑。
今来古往炽然明,不迁者存底用惊。
福地只宜泯六识,山色江声定何物。
印公留带可镇山,当时公案足警顽。
苏公不言言未已,试看衮衮东流水

江月[清代] 乾隆

烟花玉魄将满轮,邂逅江阁清无尘。
光射海门接近观,气连岷山溯远津。
初腾金蛇漾曲渚,乍悬宝镜涵轻沦。
如见古桂斫吴斧,复疑明珠呈鲛巾。
离奇变幻莫可状,溶溶淰淰都入神。
此时此景恰逢我,裴公先我千馀春

闻京师二月初七日得雨志喜[清代] 乾隆

舡窗夜雨霏(亦二月初七日),泽国春应尔。
晓晴旋作风,其沾寸馀矣。
燕齐千里外,及否寸心揣。
更思北方寒,雨亦雪而已。
维扬乃大沛,切幸或逢此。
逾六日邮传,知被甘膏美。
四寸润麦田,优渥反胜是。
麦固冀登俎,黍亦堪兴耜。
何处不劭农,敬为吾民喜

车逻坝[清代] 乾隆

邗沟纳众水,分流入江海。
唐宋始起堤,兴废亦时改。
自此事益纷,鲜安率多殆。
黄夺淮之后,其危斯更倍。
堰闸日以高,田庐釜底在。
疏浚岂易言,尾大屡中罢。
或有虑下河,坚闭志弗悔。
下河曾小益,逢年歌乐恺⑴。
癸酉秋为霖,持前议不懈(叶)。
岂知偶幸耳,决痈乃大溃(叶)。
蠲赈纵亟救,接踵灾乙亥。
嗟我茕独民,荡析心惊骇。
旋为停南巡,苏民饬邑宰。
今来问民瘼,春流静浼浼。
耕作群趁时,遥遥三秋待。
奠川无良谋,吾惭所以乃

夜雨二首(二月初七日) 其二 [清代] 乾隆

二月雨霏丝,到处应益农。
南易北艰致,风气属不同。
易者虞其过,艰者难其逢。
淅沥听深夜,嘹唳度数鸿。
因更忆燕齐,春膏赖化工

夜雨二首(二月初七日) 其一 [清代] 乾隆

朝雾旋成风,风罢夜为雨。
气候北南殊,重来略知绪。
舡窗声点滴,衾枕寒尔许。
河北昨曾经,麦田泽方伫。
此雨设遍沾,可以慰农父

阅淮安石堤诗以纪事[清代] 乾隆

射阳古泽国,诸水汇入海。
自从黄夺淮,其危乃更倍。
南北咽喉扼,城郭不可改。
初犹患黄灌,闾阎无宁载。
皇祖排瀹之,六巡劳𣞶橇。
乃得清畅流,何必安东委⑴。
治河谢未能,绳武廑实每。
辛未载经斯,安乂仰遗楷。
惟是堤埒城,土自较石殆。
发帑命更筑,今来工早罢。
田庐资保固,苍赤庶乐恺。
永言识其详,癸酉事心骇⑵

命总河白钟山巡抚高晋同往会商疏浚荆山桥堵筑毛城铺等工诗以示志[清代] 乾隆

去秋河为灾,乃在孙家集。
漫渠未填筑,遂致洪波吸。
亟命事修防,亦得成功立。
其如已泄波,往往淤泥积。
荆山桥下川,较昔高数尺。
微山乃倒漾,沛鱼今在泽。
黍恐不能种,而况冀收麦。
疏瀹莫惜费,此实目所急。
同时毛城铺,分流减来脉。
治标出无柰,堤成应即塞。
而何值邂逅,河臣数经易。
因循置度外,庐凤复遭厄。
二患均要务,展转增反侧。
泻者塞其流,渟者疏其偪。
往哉相和衷,宣防勉奏绩。
讵可惜一劳,未敢期永逸。
但望夏田耕,稍救民残息。
斯则宣力多,岂在日扈跸

复降旨加赈江南被灾州县诗以示总督尹继善及地方大小诸吏[清代] 乾隆

新正宽大诏,蠲欠江浙暨。
翠华昨发轫,加赈已次第。
兹入江南境,宿桃目所击(叶)。
百家鲜积粮,麦苗犹在地。
夏收云尚遥,是宜善安置。
吾民蓝缕多,嗟此饥寒辈。
荐灾乃若斯,应惭谁所致。
养老及赒贫,虽日颁缇骑⑴。
尚念沟壑茕,匍匐或艰至。
已加宁再加,茅檐庶均逮。
以及安庆属,一例俾沾赐。
既毋事催科,其善勤抚字。
漏卮何处无,莫使侵胥吏

度永济桥作歌[清代] 乾隆

长桥接岸亘逦迤,留孔多缘泻潦水。
上承骆马下六塘,节宣见为济运起。
有司除道欲就夷,径度河滩桥仰视。
涨痕几欲与桥平,是今所行乃河里。
沟浍可盈河讵可,知艰惭无治法尔。
石砥中复多断缺,问因去年浪所毁。
何不亟修云有待,回銮次第方经理。
往来通衢赖此存,夏霖转瞬其何恃。
发帑鸠工勿再延,永言颠末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