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戏题[清代] 乾隆

支硎溪壑多分支,寒泉楼阁早弗寒。
独喜四柱称放鹤,犹存本色临荒山。
道人已往不复返,胎仙一去谁期还。
千年丁令致可笑,惜未忘情于世间

寒泉亭子[清代] 乾隆

曲折盘山径,别墅犹在西。
野芳发幽香,行行迟马蹄。
山寒泉亦寒,酾流率成溪。
此亭独擅名,孰谓与物齐。
奚碍一脔尝,因之悟天倪

汲惠泉烹竹炉歌再叠旧作韵[清代] 乾隆

有耳谁能免厥闻,要当于闻清浊分。
泉之响在闻清矣,惠泉之清更莫群。
萦河络石所弗免,色尘虽泯馀空尘。
古德创为淘洗法,土炉护竹坚而文。
松枝取携那费力,燃火弗炊烟生芬。
庵外老松莞尔笑,谁为新者谁为陈。
如此好山不试茗,更当何处佳期敦。
名流诗画卷在案,山僧宝弆拟传薪。
圆池溶溶用不竭,瓶罄罍耻徒议纷。
火候既臻众响奏,听泉有耳休更云。
闻中入流忘所寂,大士方便信巧权(叶)。
绿杯小啜便当去,壁间旧作居然存。
长歌险韵一再叠,春花春鸟从头新。
观民课吏吾正务,禅房静赏宁宜珍。
禅房静赏宁宜珍,溪边待久迎銮人

惠泉山房作[清代] 乾隆

惠泉惠麓东,冰洞喷乳窦。
江南称第二,盛名实能副。
流为方圆池,一例石栏甃。
圆甘而方劣,此理殊难究。
对泉三间屋,朴斲称(去声)雅构。
竹炉就近烹,空诸六根囿。
想像肥遁人,流枕而石漱。
乃宜此岩阿,宁知外物诱(叶)。
亭台今颇多,缀景如错绣。
信美乐不存,去去庶绩懋

舣舟亭叠旧作韵[清代] 乾隆

跋马过府城,至此应登艇。
云有苏子瞻,舣舟之旧境。
其然岂其然,但觉松筠静。
千秋称古迹,如是率堪省。
往来八州牧,留题成妙景。
斯亭而在斯,讵非毗陵幸。
绀宇栖金仙,瞻谒吾亦肯。
东坡喜逃禅,往往偈句警。
立朝乃刚直,正合进善猛。
今宁无颇牧,冯言会心永。
解缆遵川程,回望风幡影

反李白丁都护歌[清代] 乾隆

我歌丁都护,却匪歌丁旿。
举人思其地,昔曾开东府。
齐浣移漕路,水浅丹阳土。
凿石牛曳舟,李白歌其苦。
长此奚到今,以今可知古。
岂无疏浚方,天工在人补。
轮年大小修⑴,来往通商贾。
设如青莲言,漕米其安取。
即事识所怀,鸣榔过江浒

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清代] 乾隆

金山岂无山胜在包以屋,焦山亦有屋胜在山之腹。
髯翁为弟长老兄(中江长老见东坡焦山诗非印公也),至今謦欬聆其声。
君子之交淡如水,每到金焦辄怀彼。
长江风静波不起,青雀片刻旋至止。
定慧寺礼金粟身,左首行斋昔无是。
无过小憩缘此辰,楼台位置费太勤。
成事不说自排解,后言宁免他纷纭。
梅花已开冰玉色,竹枝全写龙凤文。
梅竹之间得句返,兴致亦足标岩云。
槎枒万树青氛氲,一条曲径菁葱分。
造极忽豁万里目,吴颠魏踬气早吞。
百年熙和五载狩,象山迎跸笙歌闻

自金山放舟至焦山三叠苏轼韵[清代] 乾隆

清流亹亹元荫耽,山以包屋称江南。
竹径禅林胥熟路,到此屈指今凡三。
玉局杰作重快读,秘思爱彼抽春蚕。
中流豪歌复酣啸,老僧笑晤心何惭。
观民休助我正务,暇亦延赏穷岩潭。
金山佳矣鲜隙地,已嫌楼阁罗峰酣。
剪江言造幽绝处,胜以弗饰方可谈。
乃复稍稍事庄校,贝多罗树珊瑚龛。
踵事增华俗犹厌,质诸佛想非所甘。
以言施者虽破吝,以言居者宁非贪。
髯翁有知应首肯,但已成事说何堪。
瘗鹤真迹惜漫漶,为临元本留云庵

游金山寺三叠苏轼韵[清代] 乾隆

赵宋诗人许坡翁,雄才磅礴富似海。
创为险韵再三叠,妙理无在无不在。
偶然游戏参伽陀,横江那畏排山波。
中江长老一握手,故乡情谊何其多。
伏牛山下重舣楫,风物撩人如昔日。
旧编翻读和苏章,欲效其为面先赤。
强颜倚槛安吟魄,甲乙宁须较白黑。
花红柳绿春正明,人所习见谁言惊。
子瞻磊落颇卓识,飞焰江心见何物。
英雄欺人力拔山,设奇盖欲晓彼顽。
归欤何事不得已,底藉定盟有如水

试中泠泉[清代] 乾隆

一江之水泠分三,古来志乘为斯谈。
伯刍(刘氏)中泠称第一,又新(张氏)第一又属南。
水与人乃漠然者,犹各阿好甘其甘。
究之平流讵有异,南北中岂殊同潭。
头陀近试偶因便,德裕远取还嫌贪。
松枝煮茗月初上,翻听谡籁鸣方酣

花朝放歌[清代] 乾隆

花朝率以度北地,十年九不逢花开。
因缘今岁幸江国,春寒却虑含苞胎。
迩日维扬转淑气,山𣗪水仙将野梅。
吐芳缋艳各殊致,似报今日花朝来。
登舟解缆顺流下,塔湾早到才已牌。
沉檀为气锦为谷,对以无欲胥清陪。
鼓催诗迫两弗藉,地灵权巧为安排。
花露磨墨写花韵,前巡节物依然佳

再游平山堂[清代] 乾隆

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驻跸有馀暇,爰再游山堂。
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
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
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
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寺名在山堂左首)旁。
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
地胜究以人,睾然怀欧阳。
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

蜀冈[清代] 乾隆

何山不自西南来,昆仑地脊支派开。
参军文赋具卓识,图经地纪拘墟皆。
茱萸湾口进轻舫,平山堂上聊徘徊。
遥想当时贤太守,二三良友相追陪。
还淳返朴岂无意,要当因民为化裁。
广陵繁华今倍昔,蜀冈地少多楼台。
欧阳廉近吾廉远,近者艰致况远哉。
居今志古讵易事,蜀冈之什因兴怀

阅淮安石堤叠前韵[清代] 乾隆

黄流昔南迁,夺淮挟归海。
于一已觉难,况两难更倍。
闸堰非不夥,各以所见改。
因之水益高,受病实多载。
皇祖廑民瘼,浚距劳乘橇。
曰予瞠乎后,庸讵悉源委。
虽然敢不蘉,所以南巡每。
修防戒更张,巩固奉模楷。
土堤易石工,寓赈兼免殆。
丑岁已告成,为鱼忧早罢。
今来益繁滋,比户歌安恺。
开封忆昨秋,又为豫人骇

㿽梅[清代] 乾隆

河北㿽梅含蓓蕾,河南盆梅三两开。
地气才方一水隔,迟速顿殊如是哉。
似为(去声)邓尉报佳信,恰与安福(御舟名)为清陪。
入窗风度香细细,搴帘月映色皑皑。
是色是香都契妙,小许大许谁评材。
何当寄语昌昌者,转欲芳华款款来

清口[清代] 乾隆

去年河决杨桥驿,清口清流始畅适。
开封迤下方免灾,不幸幸难料以逆。
贾鲁夺溜仍归淮,日久虑致开门揖。
劼劬督策筑宣房,发帑属薪所弗惜。
未三月乃大工成,事在人为语不易。
淮仍让淮诚甚佳,河终归海路艰得。
即今河复并淮行,刷黄至竟资清力。
清口东西坝对峙,忖量节宣慎寸尺。
补苴罅漏赖斯存,蒿目何年当底绩

降旨加赈江南去岁被灾州县诗以志事[清代] 乾隆

遇灾蠲赈循常经,赈则有期蠲赋耳。
积逋原在不蠲例,加赈更惟待特旨。
新正江浙逋尽宽,入疆民瘼尤详揣。
虽无展转沟壑人,大半衣裳多蓝缕(叶)。
赈期视灾为短长,长者较可短奚恃。
命加一月普予粮,无论极次贫同视。
撙节庶可度青黄,尚在有司善经理。
誊黄谢惠亦何必,调幕怀惭正无已

过宿迁命借给民籽种[清代] 乾隆

宿预地卑湿,十岁九逢灾。
悇然思救济,剔鬟示前回。
去岁乃免涝,赈恩例弗推。
一夫苟向隅,如伤系吾怀。
矧此瘠郡民,艰状忆向来。
较昔虽小差,曰苏实未哉。
当春东作兴,籽种要安排。
借给俾勤耕,庶几辟污莱。
便幸逢有秋,毋遽科呼催

放笔写㿽梅并为是歌[清代] 乾隆

顺河集边室数楹,防湫湿建由大吏。
既朴且淳秀而野,江北已递江南意。
春风驻辇喜清舒,庭有㿽梅为点缀。
藏苞含萼未全开,以未全开益佳致。
观其酝酿有馀思,设已烂漫夫何味。
邓尉香雪即当逢,女夷酌剂有深义。
因之放笔为写生,无咎元章法总置。
尺蠖之屈以求信,妙筦由来易理契

度永济桥叠旧韵作歌[清代] 乾隆

司吾除道遵𨄻迤,雪消平原有积水。
故知此邦易致潦,频赈无能疮痏起。
长桥前度忆圮颓,鸠工重筑亲相视。
今来蒇役利往来,春时水弱行壑里。
夏霖秋潦不可当,曾无良法惭徒尔。
徒杠舆梁有常经,不虞之誉求全毁。
咨尔群工善勤宣,岂能一一待亲理。
与我共之之谓何,食天禄斯民所恃。
示怀聊此举大凡,加惠蠲逋即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