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丈文甫[近现代] 彭鹤濂

论交十载惯追随,闻死今朝意尚疑。
岂果光芒天所妒,从教肝胆世难窥。
病中抑郁常怀我,别后殷勤屡寄诗。
为语茸城泉下侣,如今已是太平时

友人来劝慰赋诗以谢[近现代] 彭鹤濂

依旧风欺冷意侵,春光何处可能寻。
连宵雨碎疑天漏,尽日云昏觉地阴。
纵有故人来慰我,谁知狂客已灰心。
闭门只合垂垂老,惯向灯前学苦吟

寄题挹山楼[近现代] 彭鹤濂

猛忆留溪感又生,山楼曾宿未忘情。
白穿虚槛云归寺,绿抱孤村树作城。
消夏凿池成梦想,匝阴补竹待承平。
料知秦望山头月,照到床前分外明

病起口占[近现代] 彭鹤濂

未许魂随蜡炬残,天留微命厕诗坛。
今朝忽讶晴窗暖,昨日犹惊病体寒。
放饭顽童喧午巷,衔泥新燕上雕栏。
东风又报春消息,好把桃花仔细看

遥和今觉先生廿二楼登高韵寄呈十园[近现代] 彭鹤濂

题糕落帽又逢辰,廿二楼遥不可亲。
流影分光忙作夜,坏垣断壁怨何人。
一官身健关兴废,七字诗工属李陈(李陈指李墨巢、陈廖士。
)。
莫说江南佳丽地,有城市处有兵尘

奉寄[近现代] 彭鹤濂

危栏性命与相轻,下界人看结伴行。
灯火池台天易暮,园林车马雨初晴。
酒痕犹在朱颜改,旧梦追欢白发惊。
任是吴侬多软语,只愁狂客未成名

晦夜舟中有忆[近现代] 彭鹤濂

居然著我一扁舟,远市疏灯入夜幽。
月黑直疑天下堕,岸移始识水西流。
草堂联句成追忆,岩壑听泉记昔游。
又是秋风人不见,相思相望隔重楼

西厅茗坐偕宗圻[近现代] 彭鹤濂

袖挟江声到此楼,绿杨依旧掩墙头。
茶能破睡人终倦,燕欲高飞雨不休。
苦向春风思往事,起看山色认前游。
兵尘满眼君何恨,倚槛同消万斛愁

阮郎归 周生梦庄见余旧藏清仪老人金石手稿,中有君子耆老册一种,因为订正,更一再续辑得百人,加弁语见贻祝我,可感也。生好佛学,而耽倚声,于金石亦素研治,其所钤章曰“海红精舍”,曰“鸳鸯同梦楼”,皆极雅趣[近现代] 高燮

斯人款款朴而妍。
情殷金石坚。
多承善颂续疑年。
清仪耆老编。
香一炷,篆痕绵。
填词兼学禅。
鸳鸯同梦佛同欢。
海红帘底眠

浣溪沙 嘉兴钱氏先德文端东麓警石恭勤诸公遗简七通,皆言称贷事,贤嗣冲甫丈汇拓征题[近现代] 高燮

争说禾中第一家。
簪缨厚泽更无加。
吉光奕叶尽堪夸。
贷粟釜鬻皆典雅⑴,言钱笺启总高华。
清贫况味似梅花

水调歌头 寄欿庐安庆[近现代] 高燮

今日是何世,今岁是何年。
君看变幻如许,掩袂复奚言。
依旧飞还退鹢,对影魂销黯黯,浪拍夕阳天。
回首见帆远,底处似乡园。
旅怀积,千叠巘,逼镫前。
谁教异地明月,偏向此时圆。
尽许高歌破闷,那用忧愁自苦,得过且安便。
但愿人长寿,万事付云烟

菩萨蛮 魏育盦见示诗稿,读竟,以小词奉题[近现代] 高燮

几生修到扬州住。
征鸿本是衡阳侣。
裙屐与琴尊。
风流昔日春。
萍踪来海上。
吟啸声犹宕。
一卷育盦诗。
沧桑不可思

眼儿媚 有怀苔萍女史,并示子潇芳洲[近现代] 高燮

而今风雨更凄迷。
螓首那堪回。
狂飘飞絮,相思空寄,肠断归期。
一灯如豆沉沉梦,何处听荒鸡。
巢痕难觅,天涯地角,燕子都非

十六字令 其二 [近现代] 高燮

芬。
劬学工诗年少人。
人如见,尔雅又温文

十六字令 其一 题孙绮芬绮芬浪墨[近现代] 高燮

芬。
好语如珠粒粒匀。
推敲定,风雨闭闲门

浪淘沙 题侣云居山水遗墨册[近现代] 高燮

木落洞庭声。
恻恻寒生。
暝烟无语夕阳明。
远树秋山增百感,淡墨描成。
椎髻葛衫轻。
思也凋零。
含毫点笔不胜情。
一叶扁舟人一个,如许凄清

卜算子 秦淮听孙观宝唱大鼓,以小词赏之[近现代] 高燮

唤起秣陵秋,响遏行云度。
清脆莺声沥耳圆,一串珠喉吐。
檀板左轻敲,右击冬冬鼓。
振得全神顾盼时,皓腕频频露

菩萨蛮 戊子浴佛日,怀超社第三次集同人于玉皇道院,余未有诗,以小词记之[近现代] 高燮

荐樱佳节风初暖。
苍茫怀古难排遣。
院静似萧辰。
相偕十二人。
澡身尘垢去。
尽是同心侣。
愿乞佛恩慈。
肝肠洗涤时

竹香子 其二 [近现代] 高燮

煮茗提壶花畔。
修竹梧桐葱茜。
平添童子二三人,顿觉春光满。
境不别仙凡,童叟无须辨。
待他青鬓尽如银,定卜河清见

竹香子 其一 癸未海滨修禊图,前余已三次题咏,今又布景添画童子三人于中,尤觉光彩夺目。爰再填小词二阕以赠画师郑君慕康,并博诸老一笑[近现代] 高燮

上巳风光无数。
杨柳丝丝如舞。
偶然修禊仿兰亭,未必人非古。
三绝画名家,一曲吟梁父。
诗情不似永和年,各有奇怀吐(考兰亭题诗,绝少佳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