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乐洞用苏轼韵[清代] 乾隆

君不见三郎未辨泾与渭,却厌丝桐淡于水。
又不见兴公作赋强出头,目空一切低九州。
持示荣期高位置,掷地金石声应流。
都官别开闻思窍,创名水乐俗人笑。
俗人笑博雅人喜,致使东坡契清照。
钱塘春月驻巡辕,烟霞岭下鸣钧天。
更道东阳亦有此,相去不过两郡间。
偶闻谓是招在徵,即景成吟亦堪喜。
归来跋马苏公堤,至今想像知音耳

韬光[清代] 乾隆

云林境已幽,韬光幽更极。
蜿蜒盘云径,仰视天一隙。
琅玕轮尺围,过雨翠欲滴。
葱茜交风枝,似扫行人迹。
野禽送春声,可见不可识。
犹嫌山寂历,间以泉淙石。
攀陟造其巅,长烟一空白。
稍待烟旋消,千里来几席。
近湖远者江,由江达海直。
足力不能穷,结揽须臾得。
譬如虚室光,其通乃在塞。
留兹片晌兴,酬彼万古客

飞来峰歌[清代] 乾隆

武林山高九十丈,回峦复壑含万象。
旧时灵隐今云林(灵隐寺康熙年间赐今名),月地云居虚且朗。
天龙八部共咨议,宜有奇岚作屏障(叶)。
调御丈夫破颜笑,何须尔力劳鞅掌。
惟西天竺灵鹫峰,弹指飞来大方广。
飞来阎浮人不识,碧眼胡僧识非诳(叶)。
恒河沙数无量佛,仍坐峰头白毫放。
但看相好及手印,一一不异梵铜像。
历劫万亿不飞去,镇以佛力信无爽。
我来徒讶未前逢,玉削云镂相偃仰。
怪石斜坠挂天绅,异木倒生谢土壤。
猿吟鹤唳演摩诃,不杂人间丝竹响。
奇境至此无更奇,大士如如不动想

和苏轼游西湖三首韵 其三 [清代] 乾隆

朅览那尽岩扃幽,一时得意足千秋。
生香绕树雪迷路,芳苹贴水春满洲。
风光如此不领略,溪山毋乃嗤粗浮。
东坡佳作恰对面,吟情更令一晌留。
君不见冯唐对汉帝,岂无颇、岂无牧,坡也至今恐弃休

和苏轼游西湖三首韵 其二 [清代] 乾隆

惜哉子瞻幽思幽,禄仕恰值熙宁秋。
钱塘通守岂行志,偶然寄兴游汀洲。
蒿目新法救不得,无已与世为沉浮。
柏堂竹阁每题句,亦知此邦不久留。
君不见往来八州牧,或岭南、或冀北,昨年曾记吟浮休⑴

和苏轼游西湖三首韵 其一 [清代] 乾隆

久闻西湖清且幽,省方幸值无事秋。
桃红柳绿纷匝岸,芷浪蒲风环绕洲。
黄头发歌荡兰楫,春水船如天上浮。
湖山美景讵宜恋,聊为民情三日留。
君不见晏子陈夏谚,补不足、助不给,吾王不游何以休

钱塘观潮歌[清代] 乾隆

向闻钱塘潮最奇,江楼凭几今观之。
更闻秋壮春弗壮,弗壮已匪夷所思。
两山夹江龛与赭,舋束长流逼东泻。
海潮应月向西来,恰与江波风牛马。
江波毕竟让海波,回澜退舍如求和。
洪潮拗怒犹未已,却数百里时无何。
于今信识海无敌,苞乾括坤浴渊魄。
何处无潮此处雄,雄在奔腾旋荡激。
蓂茁三叶及落三,皆最胜日期无淹。
我来正值上巳节,晴明遥见尖山尖。
须臾黯黮云容作,似是丰隆助海若。
天水遥连色暗昏,倏见空际横练索。
旁人道是潮应来,一弹指顷堆银堆。
疾于风樯白于雪,寒胜冰山响胜雷。
砰硡礌硠礴磅磕,紞紞啍啍吼哕哕。
流离顿挫无不兼,回斡旁喷极滂沛。
地维天轴震撼掀,天吴阳侯挟飞廉。
蛟龙鼓势鱼蟹遁,长鲸昂首嘘其髯。
榜人弄潮偏得意,金支翠旗箫鼓沸。
忽出忽入安其危,但过潮头寂无事。
因悟万理在人为,持志不定颠患随。
迟疑避祸反遭祸,几不见笑于舟师

吴山大观歌[清代] 乾隆

我游名山亦已多,吴山大观今作歌。
兴安大岭及长白,嵩泰台麓田盘窝。
诸山未兼江海胜,此间旷览俱遮罗。
南北高峰走龙脉,蜿蜒入郡成嵯峨。
琳宫梵宇许居下,不许墙宇盘尖螺。
平列坎石镇火患,风从其俗无烦诃。
第一峰头纵遐瞩,壮哉所见真无加(叶)。
左江右湖互环抱,海气蓊匌含羲娥。
维水有四三已具,故富鱼族蛟鼋鼍。
天吴阳侯时出没,列缺丰隆相荡摩。
吴颠越踬阅兴废,宋迁元伐纷誵讹。
只剩吴山青不磨,吴山大观今作歌

王绂渔乐图[清代] 乾隆

是人都道渔家乐,不识渔家乐何若。
弗躬亲者已隔膜,况耳食者真画诺。
九龙山水最佳处,孟端卜宅栖烟壑。
兴来泼墨写所见,非想当然成约略。
山高水深鱼鸟闲,偶着渔舟傍山脚。
岂徒浮家逭租赋,信是登仙听韶頀(叶)。
名之渔乐亦自得,山人意或别有托

紫阳书院题句沈德潜主紫阳书院为乞额因颜之曰白鹿遗规并成是什[清代] 乾隆

棫朴重育贤,菁莪廑即俊。
矧兹文雅都,造士方应慎。
书院号紫阳,义盖由慕蔺。
德潜纵悬车,乡教犹能振。
乞我四字额,更无他语训。
白鹿有芳规,气贵消鄙吝。
学非养贫地,贫乃士之分。
学复不重华,华乃实之衅。
功或亏一篑,山弗成九仞。
诗虽夙所眈,不足示后进。
努力崇实修,佐我休明运

题杨补之梅花三叠图即用其韵 其三 [清代] 乾隆

三叠忆我邓尉山,梅花不迟还不早。
友松微嫌太古朴,笑杏直厌邻乖巧。
三冬何足易此心,一枝业已写其照(适在邓尉作梅一枝命粘璧间)。
不必侈谈香雪海,倚石依岩无不好。
闻之三弄吹芦管,惜哉声律吾不晓。
此图恰合谱丝竹,至今犹见逃禅老。
渐入佳境叠叠奇,三友平山真压倒

题杨补之梅花三叠图即用其韵 其二 [清代] 乾隆

二叠忆我平山堂,淮人解事虞开早。
邓尉春暖愁已零,种树供赏清而巧。
岂知青帝有权衡,江北江南不遗照。
春寒才放数枝花,花稀即有稀中好。
是时蜀冈微雪霁,嫩日轻风山路晓。
疏疏点点时或逢,如在商颜寻四老。
颇多惜未盛开人,但取繁华堪笑倒

题杨补之梅花三叠图即用其韵 其一 [清代] 乾隆

一叠忆我三友轩,盆梅清供冬前早。
修枝借得吴质能,剪彩宁逊隋宫巧。
古香𧤏𧤏生面证,新月溶溶夜珠照。
情知指日到江南,递来春信先觉好。
旡咎此枝写其神,拂拂香风扑清晓。
太璞上人何许人,相投自是诗禅老。
隐名今乃盛传名,毕钵岩前刹竿倒⑴

题陈淳虎邱图[清代] 乾隆

一峰海涌多奇石,往往清泉出石隙。
龙宫雁塔据霞标,下瞰溪田万顷碧。
我昨登临畅远襟,拈吟曾倚苍岩柏。
道复此卷真传神,墨沈犹分翠微色。
贉尾联吟传石川,无限深情寄今昔。
讵料摩挲尺幅时,早非唱和当年客

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 其十六 苏台春景[清代] 乾隆

胥台高见三百里,只今培塿惟存耳。
吴人言吴不忍废,就山为亭亭亦圮。
春来景物纷融和,频闻渔唱及樵歌。
越来溪畔溶溶月,阅尽荆凡影不磨

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 其十五 莫厘缥缈[清代] 乾隆

洞庭相望分东西,西则缥缈东莫厘。
两峰㠑峞连云水,是一是二谁然疑。
渔舟贾舶浮浦溆,月天琳宇栖嵚崎。
眼前劳逸不可齐,谁欲齐者问画师

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 其十四 包山奇石[清代] 乾隆

震泽三万六千顷,神区奥壤无不包。
是山得名独标众,下临无地上干霄。
怪异不堪偻指数,奇石多出山之凹。
波冲浪激成孔穴,柔能克刚理则昭。
米颠一拳夸享帚,作记艳说皇山樵。
诚令观此难为石,八十一穴真鹤鹩。
洞天福地列第九,丈人窃书传童谣。
传称夫子不语怪,此语何自真虚嚣

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 其十三 穹窿仙观[清代] 乾隆

阳山高抵穹窿半,拔地千仞参霄汉。
琳宫梵宇倚层椒,时有云气为光幻。
云昔赤松餐石脂,绝粒升仙侍香案。
我乃殷忧茅檐蔀屋民,惟恐一夫向隅不得加餐饭

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 其十二 光福山桥[清代] 乾隆

邓尉光福相连延,白银界里青峰攒。
虎山溪亦得名虎,石桥彷佛三啸传。
水光山色淡容与,云帆月舫常留连。
欲寄清吟摅逸兴,飞据高峰塔影边

吴山十六景(吴人张宗苍画) 其十一 邓尉香雪[清代] 乾隆

几点青螺雪海里,未逢此境谓虚拟。
梅花宜瘦亦宜肥,今日于梅叹观止。
香气蒙蒙,香色融融。
吟香忘雪,辞难为工。
顷在寒山千尺雪,谓香在梅色在水。
其声疑在虚无中,乃今悟其言非是。
色香声备天为功,老干一枝临窗写,只恐毫端乏炉冶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