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清代] 乾隆

问山何以分高下,宜在引人诗兴者。
遥瞻濯濯青芙蓉,南嶂犹平堪跋马。
登峰造极览全吴,却步鸟道寻兰若。
左右泉声上下云,间以疏梅秀而野。
历险即夷小憩留,别室数宇致潇洒。
琅玕千个绿云丛,笙筑百道银雪泻。
我游名山亦已多,谓当无过田盘也。
此间松石逊怪奇,梅竹彼应让都雅。
两山何用费校量,梦寐他时总心写

听雪阁千尺雪之上架白屋三间冰窗俯畅砰湱之声满耳跳激之势谋目阁素无名名之曰听雪而系以诗[清代] 乾隆

雪宜落天上,云胡落涧底。
其源不可极,千尺约略耳。
三间白板阁,占尽林泉美。
珠玉碎复完,琴筑鸣无止。
涧叶冬不凋,岩葩春似喜。
入望窈且深,宜听静方始。
是合忘名言,而复不能已

寒山千尺雪[清代] 乾隆

支硎一带连寒山,山下出泉为寒泉。
淙淙幽幽赴溪壑,跳珠溅玉多来源。
土人区分称各别,岂能一一徵名诠。
兰椒策马寻幽胜,山水与我果有缘。
就中宧光好事者,引泉千尺注之渊。
泉飞千尺雪千尺,小篆三字铭云峦。
名山子孙真不绝(用吴梅村诗意),安在舍宅资福田。
盘陀坐对清万虑,得未曾有诗亦然。
雪香在梅色在水,其声乃在虚无间

游支硎[清代] 乾隆

马首见支硎,迎人罨秀色。
一径入松竹,峰秀不可得。
到山始畅然,环秀真奇特。
却失来时径,但见绿云羃。
山川聚灵气,变幻曷有极。
回向参世尊,万虑于以息。
石室及寒泉,一一供游历。
支公鹤不闻,空亭祗留迹

虎邱寺和苏轼韵[清代] 乾隆

曾闻沈恭子,论诗虎邱岭。
商周二千年,逸事谈井井。
平原为磨崖,光怪龙蛇耿。
双绝寻无踪,累句纷蛙黾。
汲古得苏诗,兼金固在矿。
硬语出横盘,有似鱼肠猛。
当年图伯人,志气颇驰骋。
倏尔埋澒池,嘱子徒凄哽。
不及盘郢气,化石弹指顷。
行春喜初地,不碍东风冷。
天水目与畅,琴书兴以永。
归骑循兰蹊,江城入雨景。
何当岩半阁,坐弄新蟾影。
去留随所适,奚用山僧请

汲惠泉烹竹垆歌[清代] 乾隆

惠山氿泉天下闻,陆羽品后伯仲分。
中泠江眼固应让,其馀有洌谁能群。
高僧竹垆增韵事,隐使裴公惭后尘。
庄严金碧礼月相,三间茗室清而文。
梅花天竺间红白,蒙蒙沐雨含奇芬。
平方木几一无有,恰见竹垆妥帖陈。
篾编密致拟周篚,体制古朴规虞敦(叶)。
玉乳寒渫早汲绠,明松乾烈旋传薪。
武火已过文火继,蟹眼初泛鱼眼纷。
卢仝七碗漫习习,赵州三瓯休云云。
政和入贡劳致远,卫公置递嫌逞权(叶)。
巡跸偶然作清供,听松庵图真迹存。
名流传咏四百载,墨华朱彩犹鲜新。
山僧藏弆奉世宝,视比衣钵犹堪珍。
视比衣钵犹堪珍,后进君子先野人

甘露寺和苏轼韵[清代] 乾隆

江晓风始息,山芳春未阑。
江山有佳致,助我寻清欢。
三诏别隐士,万骑拥材官。
舍舟而遵陆,快控青骢鞍。
左右绿麦畦,曲折朱木栏。
比日多舟居,乘马意为宽。
南仰峰嵂嶊,北俯波渺漫。
寻筏步初地,参幡标刹竿。
涌出宇写莲,蹲来石貌羱。
蒲牢传天监,年月精镌钻。
其西踞算峰,卧龙筹阿瞒。
其东接象岭,锁钥壮雄观。
六朝此割据,训练列卒团。
萧梁更佞佛,云益功德澜。
长廊扶㠎嶪,拾级暂游盘。
居然得所思,古殿犹善完。
猊鼎喷都梁,鲸幡剪绮纨。
庄严获福果,俗僧多诞谩。
天人下山节,云中翔且跚。
忽为骖者龙,忽为翥者鸾。
如梦幻泡影,一语真不刊。
小阁冠峰顶,拂拂天风寒。
长烟一空碧,骋目穷江干。
卫公柏何在,空传枝屈蟠。
更闻葬舍利,七粒已出棺。
当时颇树党,布金徒致叹。
地下遇董狐,应悔迹未刓。
东坡诗中仙,五字留吟安。
豪气驱雄才,力敌扶摇抟。
倚韵成长篇,非欲为其难。
梅花率已发,梅子何时酸。
重来应首夏,无何一指弹

焦山古鼎歌和沈德潜韵[清代] 乾隆

造物精气屯于屯,周宣石鼓此仲昆。
二物不共沧桑变,似与姬氏留乾坤。
昔步太学抚十列,今来浮玉瞻独存。
讵嫌梵呗雁堂寂,饱谙世态龙宫蹲。
禹铸九鼎象百物,魑魅魍魉褫神魂。
周衰楚乃问轻重,定郏沉泗纷迹痕。
何似镌泐传世泽,明标五字无多言(鼎上有锡廷臣世惠五字见德潜诗)。
是时风露正澄霁,昨夜丁甲已揩扪。
初如天阊辟虎豹,复如地轴巍昆仑。
坐令百虑静一旦,瞥见法器当空门。
歊云吐景耀光采,沕沕穆穆胚浑浑。
底须石鼓合丰剑,千秋宜镇化人园。
奸相覆餗何取此,诚哉利足使智昏。
韩苏大笔彼兼擅,德潜长歌此独论。
从来诗人志磊落,要令一发万气吞。
山头时见鸾鹤下,江面静阅羲娥奔。
德潜强韵我步元,奚用君门排九阍

游焦山作歌[清代] 乾隆

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
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坦其腹。
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
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微风入江縠纹起,从臣告我游应止。
桥安舟险有名言,晓人何不当如是(叶)。
须臾风息日才辰,焦先望幸意已勤。
轻舟减从聊揽胜,不教警跸呼纷纭。
三诏祠边抚遗迹,瘗鹤碑侧寻残文。
交枝万树蔽白日,造极俯瞰干青云。
江声澎湃,山色氤氲。
东西亘界,南北区分。
一条白水无断续,两岸青山相吐吞。
焦山之游不虚云,诗成用诏闻未闻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用苏轼韵[清代] 乾隆

东坡才富大厦耽,钱塘通守遵江南。
豪词强韵寄磊落,醉酹江月对影三。
我乘阳气行时令,吴趋越若巡农蚕。
黔黎爱戴任瞻就,何德致此翻怀惭。
金山泊舟憩信宿,头陁岩畔窥澄潭。
放舟焦山符胜赏,长歌快诵心先酣。
兴来走笔步其韵,何殊唤起髯翁谈。
底须楼观壮浮玉,但爱松竹笼虚龛。
江山本色乃在此,静寄饱厌山泉甘。
从来远游志士志,岂辞多取贪夫贪。
馀杭此去读奇作,缀辞拙速吾犹堪。
江风五两送征棹,青云回望封禅庵

江月[清代] 乾隆

水月亦常见,江月见乃初。
我来望后夜,娥御来徐徐。
坐待破初更,乍觉金波浮(叶)。
焦山及象山,对峙海门虚。
团团烂银镜,高悬只须臾。
击鼓罢冯夷,吹浪戢天吴。
鳞昆及甲族,摄仰光明珠。
拟欲问纤阿,三山究何如。
水仙乘赤鲤,导我亲证诸。
长揖谢未能,劳逸终殊途

试中泠泉[清代] 乾隆

大江西来源接天,流长入海于此成奔川。
孕精育秀乃少蓄,结为波心突兀之金山。
五行相生本母义,讵因头陀裴氏方名传。
互为其根仍妙合,山腰涌出乳窦中泠泉。
古称第一今试品,松枝拾取文火燃。
玉乳印心淡无滓,云浆入口飘乎仙。
飘乎仙风吹袂起,左招浮邱右赤松子。
平山第五拜下风,浮玉中心洵无比,而我巡方喜遇此。
更惭惟辟作福惟辟玉食,箕畴言不必高谈,到斯祗惟饮其水

平山堂杂咏[清代] 乾隆

镜川经几曲,舣棹陟山蹊。
兰若真殊绝,曾邀太白题。
岩松无偃盖,一一欲干霄。
禹贡还堪验,维扬厥木乔。
江南山尽下,淮北野无边。
胜地谁名此,欧阳两字传。
玉梅香已发,天竺红且茜。
冀北盆中珍,寻常烟野见。
齐谐以蜀传,茗叶未抽全。
且就携来种,试烹第五泉

花朝叠旧作韵[清代] 乾隆

从来我意喜花朝,花朝况值广陵度。
春寒应为勒梅期,我到梅期曾未误。
山茶红艳水仙白,次第东风不暂驻。
迎人冶裔凑新晴,扑鼻氤氲喷细雾。
幡胜底须人力巧,芳菲早领天工赋。
淮东乍参烟月春,冀北徒传桃李树。
乔柯落落独无言,讵与江梅较胜负

香阜寺[清代] 乾隆

维舟对晚舂,登陆临初地。
水乡经数程,见山已快意。
土阜纵无奇,名与清凉配(是处俗名小五台)。
文殊无小大,而人纷位置。
丈室暂㣶徨,炉香缀烟穗

晓行[清代] 乾隆

风恬喜晴明,贪行一程路。
解缆见疏星,昒昕忽将曙。
渔舟篝火明,晏眠犹未寤。
扬帆破晓寒,笑我何急务。
半尝行旅况,半爱探梅趣

高邮湖[清代] 乾隆

淮南古泽国,高邮更巨浸。
诸湖率汇兹,万顷波容任。
洒火含阴精,孕珠符祥谶。
堤岸高于屋,民居疑地窨。
嗟我水乡民,生计惟罟罧。
菱芡佐饔飧,舴艋待佣赁。
其乐实未见,其艰亦已甚

风帆[清代] 乾隆

帆藉风以驶,微则舟行迟。
风送帆以征,盛则或过之。
往者得顺行,来者苦逆施。
两可难为适,一中贵其时。
天地犹有憾,巽二夫何辞

风车[清代] 乾隆

水车较抱瓮,省力足机心。
后人仍谓劳,风车机更深。
一例龙骨转,荦确升旋沉。
曾不藉人工,吹万力所任。
青雀泛中流,夹岸排森森。
樯乌五两轻,轮旋不自禁。
翻联偏逞势,伊轧常腾音。
分畴吸白浪,灌亩抽绿针。
阿香能岂擅,巽二功堪寻。
我欲戒其巧,实可助为霖。
我欲美其德,恐溢滋浸淫。
五言识所见,吁嘻怀汉阴

渡黄河[清代] 乾隆

去岁渡孟津,两岸隔五里。
今来渡淮安,河惟里许耳。
岸宽流则平,河窄流斯驶。
南河防塞多,时闻叠浪起。
而我时南巡,正逢晴日美。
荡桨越溜过,安稳非昨比。
天心明锡佑,河伯默相祉。
平陵川气黄,纷拥云容紫。
蓊匌象实雄,詄荡波偏弥。
永念平成功,细度修防理